搜尋此網誌

2015年7月2日 星期四

心中有佛足潤身


供稿人:開忠法師
末學多生多劫有幸,多次在千佛寺和來佛寺親近過賢老和尚。賢公以身表法,末學曾是親眼所見、親耳所聞,著實從中受益甚大。
千佛寺在文革期間曾遭受嚴重毀壞,房子後來被學校使用了,直到二〇〇六年才全部歸還寺院。末學的老家離寺院僅有一里多的路程,所以當年的小學和中學生活都是在千佛寺度過的,那裡是我名副其實的母校。二〇〇八年到二〇〇九年,賢公在千佛寺住過一年多,末學每次去寺院,看到師父總是在幹活,刨地拔草,種糧種菜,整理院子,撿糞撿柴,里里外外忙個不停。看著老人家硬朗的身體,熟練的動作,專注的精神,細密的活計,令人不由地從心底生出無量歡喜。
賢公在千佛寺住的小房間門前是以前學生走的路,上面舖的碎磚和礓石,非常堅硬。老人家說現在不走人了,地閒置在那兒太可惜,於是自己一鎬一鍬把路面上的磚石往起刨挖。真的是「鍥而不捨,金石可鏤」,經過多日的不懈勞動,堅硬異常的路面硬是被賢公給整理得既鬆散又平整了。老人家又親手剝出一顆顆的花生種,然後均勻地播進地裡。從整地到播種,從始至終都是親力親為。果然是天道酬勤,當年秋天就喜獲豐收了。
寺院大殿後面有一片很窄的空地,賢公也把它深翻細撿,然後栽上了一些紅薯,同樣是收穫喜人。
賢公這種克儉惜福、真修實幹,「以苦為師,以戒為師」的完美示現,這種超乎常人的勤勞和耐心,每想起來就令我慚愧不已、感動不已。
二〇一一年春天,末學一行五人去來佛寺拜見師父。我們都知道師父平時很少說話,這次師父特為我們開示了二十多分鐘,勸我們一定要聽空老和尚講的法,可別錯過了今生成佛的機會,不要貪戀凡塵的錢財和迷情,過了這個村兒就沒有這個店兒了,世間是一場空,不要在娑婆世界繼續再過這苦日子了,極樂世界那麼好,好好念佛就能去,為什麼不好好念佛呢?老法師講經就是來接我們的,還往哪兒能找到這樣的好事兒呢?心裡好好念佛,事該做的還是要做,不能不做,只要心裡清淨,只有阿彌陀佛,不裝別的事,不會耽誤成佛。
賢公講完,對我們幾人說:「今兒中午別走,吃香椿撈麵條兒。」說著就順手拿起一把鐮刀往腰間一插,把梯子往香椿樹上一靠就爬上去了,不大會兒功夫就掰下一大把的香椿芽。我們在下邊趕忙接著,扶穩梯子請師父下來,勸師父千萬要保重身體,不要再天天這樣乾了。師父笑著說:「心裡有佛,咋幹都不累。」
(因緣生按)南無阿彌陀佛!開忠法師早在二〇〇七年就曾經建議末學早日整理賢公傳記,如今想來,實在悔愧無地!
忠師俗家姓楊,名玉生。未出家前在部隊曾是團級幹部,二〇〇〇年,捨棄家業,舉家上山。是協助齊素萍老菩薩開創東天目山的一位元老級大德,大家都習慣稱呼他楊主任。二〇〇五年,楊主任籌善資建起千佛寺仁愛慈善小學,原來被學校佔用的廟產才得以全部歸還。家鄉學佛風氣之盛,此君功莫大焉!——然在此處道出,卻非彰其功德,只為影響大眾,為使大家能堅固道心而發。
忠師與末學一直是親密無間的忘年師友。二〇〇九年秋,我去慶雲看望他,他問及賢公老和尚的身體情況,我說:「老和尚還是極其康健,除了聽力不如年輕人之外,其餘的不比年輕人差。」他說:「我怎麼一直感覺老和尚不見得是真聾呢?」我當時激動地一拍大腿,告訴他:「幾年前我就察覺這個問題啦!」
唐伯虎有一首名為《警世》的詩,附加於此,用以緬懷賢公的同時,也可供我們用以自勉:
世事如舟掛短篷,或移西岸或移東。
幾回缺月還圓月,數陣南風又北風。
歲久人無千日好,春深花有幾時紅。
是非入耳君須忍,半作癡呆半作聾。


本文根據《來佛三聖永思集》2014/11/27版分章節發布,目的是提醒同修向海賢老和尚學習。部分章節內容較多,本文據其大意進行了分段但主體內容沒有增減一字,還請十方仁者知悉。如有不妥之處,敬請十方仁者批評指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極樂世界不是虛妄的

極樂世界的由來,自性變現出來的,不是阿賴耶。比起阿賴耶,兩個對比,阿賴耶是虛妄,是假的。它是真的,它不生不滅,它沒有變化。壽命很長,沒有變化,那個地方的人不需要飲食,不需要睡眠。那個世界是光明世界,沒有夜晚,也就是沒有黑暗,無論在什麼地方全是透明,大地都放光。 這個世...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