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15年4月17日 星期五

我們屬於中下根人,一天經教不離開才能保持不退轉--《2014淨土大經科注》第194集


摘自淨空法師《2014淨土大經科注》第194集2015年3月3日講於香港

  【解】以聖智者斷盡此煩惱,稱為漏盡。
  “聖智”是指小乘。小乘初果斷了“見惑”,“見惑”是什麼?第一個是“身見”,真正知道身不是“我”,身是什麼?身是我所有的,像衣服一樣,衣服不是“我”,是“我”所有的。要把身看做衣服,身的生死,就好像衣服髒了換一件,換一個身體,最好是往生極樂世界,別再換身體了,換身體就是搞輪迴。頭一關,人要真正“身見”破了,不會有自私自利,對待一切眾生肯定是平等的,是真誠的你看頭一關,“我”是造作六道輪迴的主人,六道輪迴誰給你?自己造的,自作自受。與任何一個人都不相干。幾個人把它搞清楚?
  第二個,“邊見”。我講“邊見”講得簡單、講得淺顯。“邊見”就是兩邊,兩邊就是對立。邊見破了,沒有對立的,我跟一切人不對立,我跟一切事不對立,我跟天地萬物不對立,不對立就是一體。一體兩面,自自然然那種慈悲就流出來了,佛教的名詞叫“慈悲”,一般講的“愛心”,你能愛人,“凡是人,皆需愛”,這裡面沒有等差,沒有我對這個特別好一點,對那個薄一點,沒有,平等的;有厚薄的時候,你還是有分別、有執著,你的煩惱沒放下。平等對待一切眾生,恭敬對待一切眾生,自己要謙虛。不能批評,沒有必要批評。你說他錯了,他是不是真錯了?有的他做對了,我們錯,我們誤會了;我們以為他做錯了,其實他沒做錯。特別是大乘佛法,我們了解的深度不夠,所以要虛心,先成就自己,才能成就別人,自己沒有成就,往往誤導別人,那個因果責任要負的
  我為什麼勸導大家認真學習海賢老和尚?他的光盤、他的《永思集》,要把它當成《無量壽經》來讀,我說的一點不過分,為什麼?《無量壽經》上,點點滴滴他做出來了,你多看他的東西,你就能深入《無量壽經》,你才會明白。這個經驗,劉素雲居士說出來了,為什麼?她看的遍數多,沒有事情的時候,她一天看十遍;有事情的時候,也不會少過五遍。我們同學當中,大概看遍數最多的是她,愈看愈歡喜,愈看欲罷不能,為什麼?悟處,遍遍都有悟處。人覺悟快樂。所以一部經通了,一切經全通,就是這麼個道理。
  學東西,法喜不能現前,你學得很苦;有法喜,你學得很快樂,不需要人督促
  真懂得了,佛教我們怎樣做人、怎樣修行、怎樣處世、怎樣待人接物,盡善盡美,沒有絲毫缺陷,給眾生做最好榜樣,那就是利益眾生。
  真正的利益眾生,世間法,不但世間法,連佛法也不例外,“法尚應舍,何況非法”(“法”是佛法,“非法”是世間法),統統都要捨,為什麼?《中論》裡頭講的,“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”。執著空的,假的,把它當做真的,這就是迷,這就是墮落。你覺悟了,你會善用它,你不會執著,不會放在心上,這就對了。無論做什麼事情,大公無私。不但念念利益眾生,你的言行一致,都是一切眾生最好的榜樣。
  所以,經,天天要讀、天天要學,對自己信心、願心會天天成長,不會退墮我們離開經教不行,賢公老和尚那樣可以,那是上上根人,我們比不上,這個要知道。我們要依靠經教,他不需要,上根人我們屬於中下根人,一天經教都不可以離開,保持著我們不退轉,保持著我們佛法有濃厚的興趣,真的嚐到法喜
  所以六根門頭,修行就在六根門頭上修。修清淨心是小乘;修平等心是大乘;修覺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淨而不染,這是三皈依的修行法。
  “皈依佛”,“佛”是覺悟,從迷惑回過頭來,依“覺”叫“皈依佛”,好!
  自性佛,不是外面的佛,自性本自清淨。
  “法”是​​正知正見,“法”的反面是邪知邪見。我們從邪知邪見轉過來,我們依靠正知正見。正知正見是佛的經典,是聖人留下來的教誨​​。
  “皈依僧”,“僧”六根清淨、一塵不染,所以我們看到出家人,馬上“六根清淨、一塵不染”就浮起來了,不要想到這個出家人是持戒、還是破戒,我們這個念頭一起,破掉了,就往下墮了,為什麼?你造作不善業什麼不善業?對三寶不恭敬。
  他持不持戒、修不修定與我沒關係,我只要看到這個形象,就把他看作僧寶;看到佛像就把它看作佛寶,把我的恭敬心提起來、把我的“覺、正、淨”提起來,這個功德就大了!沒有這個形象,我忘掉了;我一看到他形象,提起來了,他是我的恩人,我還要去批評他,我造的罪業重,將來墮地獄是我墮,不是他墮。
  道理要搞清楚,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過失才能減少。自己永遠要學謙卑,要懂得尊重別人、敬愛別人,他縱然有錯,我們也至誠心對他,他會感悟、他會回頭;不能批評。
批評,他不接受。我們毀謗他,他毀謗我們要加好幾倍,那是什麼?那就是破和合僧。破和合僧,你看看戒律,無間地獄!果報在無間地獄,他敢干,我不敢干。他為什麼敢干?也許他是菩薩再來,故意做這種示現,我們不知道。我是凡夫,我也不能看他是凡夫。
  有很多佛菩薩裝瘋賣傻,我們凡夫不認識!這世間真有,而且我覺得不在少數,為什麼?如果沒有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人類造這種罪業,災難不得了!想到這個地方,我們就想到有許許多多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各行各業、男女老少這裡頭都有。我們肉眼凡夫沒有辦法分別,怎麼辦?個個都是佛菩薩就好了看每個人都是佛菩薩、看每個人都是好人,幹什麼壞事的時候,那是提醒我們別乾。“三人行,必有吾師”,善人,學他;不善人,提高警覺,反省我有沒有,有則改之、無則加勉,都是我的老師,對我都有利益,這就對了!所以菩薩道上、聖賢道上,能不能成聖成賢、能不能成菩薩、成佛,都在自己。外緣看你會用不會用,會用,都是善緣;不會用,全是惡緣。
  佛法常說(特別是大乘)“無有定法可說”,這個理很深!實際上他就用在日常生活當中
  “無有定法”,沒有一定、千變萬化,法法對我們都有利益,你要會的話,都有利益好榜樣要認真學習;不好的榜樣,要高度的警覺,我們絕不能犯,我們心目當中(凡夫只猜想,沒有這個智慧)那就是佛菩薩做斯示現提醒我們,讓我們自己反省。他作惡,我要有這個惡,要改;我沒有這個惡,我提高警覺,不 ​​犯這個過失。
  所以善緣、惡緣、順境、逆境全是修行的大道場,成聖、成賢、成菩薩、成佛的道場,不在寺廟裡頭,在日常生活當中,從早到晚
  【解】六神通中前五通為有漏通,唯漏盡通為無漏通。
  煩惱習氣沒有斷盡。前五通完全證得的是三果阿那含;一定要四果阿羅漢,那就漏盡了。見思煩惱斷盡了,這叫“無漏通”。三大類的煩惱只克服了一類——見思,你的見解、你的思想不會有錯誤了,非常難得!這向上提升容易。
  【解】煩惱斷盡之比丘,稱為漏盡比丘,即阿羅漢。法藏菩薩願彼國眾生,受樂無極,且於“所受快樂”心無染著,
  法藏比丘,這就是阿彌陀佛。這就是極樂世界高明的地方,我們這個地方不但是染濁,嚴重的染濁,這個麻煩很大。心無染著就是阿羅漢。
  極樂世界真樂!有沒有人把這些樂放在心上?沒有!一個都沒有,放在心上的還是一句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念佛,感恩的心倍倍上升,對阿彌陀佛感恩:不是佛的願力就沒有極樂世界,沒有極樂世界,我們要修無量劫才有成就,哪有這麼快的成就?所以到極樂世界,感恩的心不知道要加多少倍,這是好事!
  【解】如阿羅漢斷盡諸漏,於諸世法不執不著,故云“猶如漏盡比丘”,以喻受樂而無樂想。義寂名此為“受樂無染願”;憬興名之為“受樂無失願”,皆是此意。
  這個意思都好!“受樂無染”,沒有染濁;“受樂無失”,“失”是講智慧、德能沒有失掉。回頭再看看我們這個世界,受樂,樂極生悲,有許多在受樂的時候連生命都丟掉了,古今都有,現在尤其多!這些地方的確可怕,火坑!一般世間人看作歡樂的場所,真正修行人他知道。
  現在這種受樂不必到歌舞廳裡面去了,透過電視、透過網絡,送到你家裡來了,你接不接受?可以去調查一下:有幾個家庭不願意接受的?如果家家都接受,這社會問題可大了!社會怎麼會不動亂?
  地球上災難為什麼會這麼多?佛說的“一切法從心想生”,社會的動亂、地球的災變,是不善心行所感得的。記住“相由心生”
  極樂世界為什麼那麼好?每一個往生的人沒有惡念。有惡念的人不能往生;有惡行的人不能往生。具足惡念、惡行,要往生,一定要懺悔,懺除業障、後不再造,叫“帶業往生”生到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也不管你你是真改過還是假改過。假改過去不了;真改過了,去了,去了以後毛病、煩惱會不會再犯?沒有再犯。為什麼?那邊沒有環境,那邊的環境沒有一樣會引起你上煩惱,妙就妙在這裡!這是阿彌陀佛對我們無比的功德,給予我們無比的殊勝方便,讓我們平平安安、穩穩噹噹在極樂世界成就圓滿菩提。我們搞清楚、高明白了,要爭取,決定要去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極樂世界不是虛妄的

極樂世界的由來,自性變現出來的,不是阿賴耶。比起阿賴耶,兩個對比,阿賴耶是虛妄,是假的。它是真的,它不生不滅,它沒有變化。壽命很長,沒有變化,那個地方的人不需要飲食,不需要睡眠。那個世界是光明世界,沒有夜晚,也就是沒有黑暗,無論在什麼地方全是透明,大地都放光。 這個世...

熱門文章